理容對你而言 — 我們的理容宣言

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共創成員,書寫他們體驗理容後的宣言與感觸。

•    •    •

坐在理髮椅上,感受自己脆弱但充滿期望的活著

Text by 李晨豪 Boris|Boris 是繪本作家、插畫家、插畫講師,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插畫研究所(with distinction)、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 。曾任蘇格蘭 Dumfries House 駐村藝術家、童書編輯,現從事創作與教學。喜歡動物、大自然和與人對談。透過觀察與想像,真摯地描繪眼裡情感豐沛的世界。他期許自己持續創作出簡單且飽含真心的作品,並成為他人的力量。作品《Remember》(巴巴文化)入選 2022 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

IG @borischleeFacebook:Boris 李晨豪https://borischlee.com/https://linktr.ee/borischlee


坐在椅子上什麼都不能做的時候,覺得自己既脆弱又渺小,隨時都能被抹去,命懸一線的感覺。強如黑社會老大或殺人狂魔也會栽在普通理髮師手上。 不過,在那種脆弱與渺小中,隱含著對未來的期望,而那期望會帶來力量。這層層關係讓人感覺自己活著:「脖子的血管在跳動,坐在理髮椅上血如果從脖子流出我就會死,但如果我順利離開就會是一尾活龍。」 再延伸思考,活在這個世界上跟坐在理髮椅上幾乎是相同的狀態。無不戰戰兢兢,稍有魯莽即自討苦吃。 

我們一方面憧憬和計劃著未來(理容完要去哪、要做什麼、要赴哪場約⋯⋯),一方面擔憂著現在(理容時什麼事還沒完成、會不會被剪得很醜、會不會受傷、會不會有我不知道不想面對的事發生了⋯⋯),另一方面對過去抱持遺憾或懷念(上次剪得好像比較好、上次剪得醜死了⋯⋯)。 似乎在身體無法動彈的時候,思緒會取代肢體而變成「動」的主體,就像活著很多時候身不由己,那時候就會更感受到腦袋動個不停:總是想著這個那個、這樣那樣。那時候也會發覺自己真的活著。 

假如把理髮椅上的「人」換成其他,例如植物、動物、環境、物件,甚或是空間,似乎那種脆弱與渺小一樣成立。受到更有權勢更有話語權的一方宰制而不能自主,植物被砍伐或再生長、動物被射殺或再繁殖、環境被改變或刻意保持、物件被破壞或被修復,而空間始終會被重新詮釋。 彷彿只有時間能與理髮師相抗衡,理髮師動作快或滿都不會影響時間本身,理髮師動作魯莽或溫柔也不會影響時間分毫,時間只是坐在理髮椅上,並存在於理容的過程。 

也許理髮師與理容師傅就是時間本身,他們拿起了理容工具,在客人身上留下自己的痕跡。於是每個客人都與師傅的時間重疊,當客人離去,也會帶著師傅傳輸的時間離去,因而交織出更多的時間線。 就像是手機充電,電充飽了,拔下充電線,手機帶走,直到沒電了,回來充電,但並不需要一直使用同一個充電線。於是,也不需要一直找同一位理容師傅,充其量是一種習慣。

可以說,理髮師和理容師傅的存在宰制了客人,而客人也同時定義了師傅。 只要有人,就會有理髮與理容的需求。「理髮與理容」不會消失,只是時代與人的改變(時間作用),使得「理髮師與理容師傅」需要被重新定義。倘若身為時間化身的「理髮師與理容師傅」脫離了與「時間」的連結,意味著他們不與當下同在,那麼失去了客人給予的定義,他們也會跟著消失。

能留下來的「理髮與理容師傅」都會是「時間」的化身,一代又一代的客人也會持續定義他們。 這樣看來,不管是理髮和理容的客人,或是理髮和理容師傅,兩者都是脆弱但充滿期望的活著。

•    •    •

理容對我而言

Text by 顏智萱|實踐時尚設計系大一新鮮人。喜歡追求生活美感、儀式感,環繞在這些事物上總讓我感到心靈療癒與放鬆。

2022 Shanty's Portfolio2022 理容生活美感構成網站IG @shanty_fashionillustrations


一開始聽到理容院,乍聽之下感覺像是做黑的,或是一般的家庭理髮。但其實透過參加「理容對你而言」的藝文活動,從製作版畫、撰寫線上誌甚至到實際的台南走讀,才開始真正了解台灣的理容院,了解本土的在地文化。對我而言,「理容院是坐在專屬於自己的椅子上,並沈浸在多元文化、獨一無二且世界唯一的歷史博物館中。」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是因為理容院有結合中式的掏耳、歐式的刮鬍和日式的山本頭,三種不一樣的整理儀容的方式。像是正統理容院提供的服務,會遞上熱毛巾和茶,理髮,修指甲,掏耳,刮鬍,臉部保養及按摩。對於以前的男士而言,理容院就是整理自己儀容的好去處。這也是我對於理容院的刻板印象徹底改觀的原因。

為什麼會參加這次的理容活動是因為可以利用藝術形式的方式去認識理容院,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像是從沒接觸版畫的我,這次活動就非常的吸引我!在刻版畫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搞不清楚陰刻或陽刻的方向,結果意外的我的作品最後有陰陽刻混搭的構圖法。創作理念則是想要讓三種不同的文化同時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裡,清朝的人在服務客人,顧客的山本頭以及刮鬍的服務。

我是第一次來到東來理髮院去體驗理容服務,一進到店門裡老闆熱情地在向我們打招呼,其他阿姨也紛紛地向我們揮手,有種莫名的親切感。在開始做臉前,我覺得眼前的一切都好奇妙,像是店裡的裝潢特色從以前到現在都沒變過,有種歐式格調,桌上擺放著可愛插花,好像坐在魔法店裡,身邊周遭的一切都好陌生,那時的心情既新鮮又興奮!

彷彿坐上專屬座椅,溫暖且粗糙的雙手,卸妝油輕輕的擦拭,先是吸管吸除粉刺,再是冷敷黃瓜面膜,鎮靜臉上通紅皮膚,阿姨的按摩好功夫,讓我差點昏昏欲睡,雙手個拿一樣東西,復古吹風機和梳子,聊天過程無距離感,最後配上滿足笑容,是個充電的好所在!


後記:認識智萱是 2019 年的秋天,在臺南相遇。因為這次的理容院活動,我們在開學前久違的見到面。收到他在東來理髮廳體驗做臉後的此篇文章很開心,對於那份新鮮與興奮感非常有共鳴。閱讀智萱的理容宣言時,也想起他一路一來對於藝術的熱愛與不斷前進著,在這裡深深祝福也為你鼓掌!



•    •    •

透過理容發掘美好

Text by 張郁昕|生於 2003 年,台北人。喜歡穿梭在街道巷弄中,靜靜地觀察萬物。喜歡手作、文創相關事物,對文化很感興趣,期許自己能為台灣的地方創生盡一份心力,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文化,一同愛惜這片土地。

理容院城市旅行網站


起初會注意到城市洗頭這個專頁,是因為在找專題相關資料,而我的專題主要是想探討台灣家庭美髮的興起與演變,加上我小時候的夢想職業是做一名美髮師,因此看到這個「台南理容院城市生活博物館:共創工作坊」的活動就很想報名參加,感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可以更加認識理容文化。但其實我在報名的時候有點小害怕,因為我是超級路痴,方向感極差,也從來沒有一個人到外縣市過,不過想了一想,現在不去做,什麼時候才要做呢?以後是不是就沒有機會了?

這兩個月的心情如同這次 9/3 下台南似的,這天原定是洗頭車出巡和共創工作坊成員們的成果分享,但是受到颱風影響不確定能否照常舉辦,我從台北南下坐在車上,風吹的車子晃來晃去,心情也一起搖晃不定,讓我想起最初我也在猶豫是否要跨出那一步,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參與活動,到後來樂在其中地體會、享受這些活動,從最一開始,透過線上的方式了解理容院,而後推著洗頭車走在台南的馬路上宣傳,以及戶外沙龍講座,回台北後則到了台北紅玫瑰理髮廳體驗掏耳朵,並刻畫、轉印版畫,以及書寫線上誌,再次下台南時,雖然原定的活動因颱風取消了,不過改成拜訪理髮廳,發印有我們版畫的海報也挺有趣的,實際走訪了頂立男仕髮型工作室、東來高級理髮廳、美娜士理髮廳、昭安理髮廳,每一家都好特別,像是在逛博物館似的,而我在東來高級理髮廳做了修臉,其中還敷小黃瓜面膜,是真的濃濃的小黃瓜味!好特別~而這也是我第一次給別人按摩,阿姨都好熱情,整個被服務的過程都好舒服,是一個很棒的體驗。

我很喜歡這兩個月參與工作坊的時光,實際走訪平常生活中不會去到的理容院,認識、體驗、發掘不一樣的人、事、物,經過了這兩個月,我想提醒自己,第一點:好多道理既然都懂,就不要再講做不到了,正視它,去實踐,第二點:要更有勇氣去做任何事情,只要想做,就要勇敢去做,第三點:將來生活再忙碌、過得再厭世,都要記得發掘生活中的小美好,這個世界很大,不要被侷限了。


後記:聽到郁昕分享他透過網路分享資訊而找到這次的工作坊,也實際南下走訪,很佩服他的勇氣與好奇心。在文章的最後提到要記得發掘生活中的小美好,我想那便是理容院城市旅行的核心,生活就在這裡、在此刻,不在他方。

•    •    •

理容院純不純,老式服務的價值與精神

Text by 蘇士翔 Mark | 上國中後搬到台北,2021 年搬回台南生活,平時主要做數據分析的工作,然後因為喜歡畫圖創作,也有接一些繪畫的委託,然後同時也做刺青工作,30 幾歲之後才開始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才跟太太一起設立了白角工作室。

白角工作室官網IG @beigahtainan


誒,你聽過理容院嗎?最近去體驗服務很讚誒!

喔,是喔,那是不是都做黑的?還是家庭理髮?

以上是大多數跟朋友分享理容院一開始的對話,最初知道理容院是網路上看到香蘭的介紹之後才有個印象,直到搬到台南之後才從城市洗頭這邊更深入的了解,便找了時間去體驗了一下,

初體驗選擇了華谷,給老闆娘服務,去之前還特地留了個大鬍子去想說去修鬍子,坐在的理容椅上,第一個感受就是這椅子坐起來真舒服,後續當然就是剪髮加修鬍子,比較特別的是,修鬍子的時候是將整個椅子平躺下來,並且用熱毛巾敷鬍子,到了這邊大概已經有點精神神遊,不確定是睡著還是醒著一般的舒服感受,整體服務過程也在那邊待了1個多小時,對我來說這也是少有會在剪頭髮的地方待著麼久的經驗。

以前剪頭髮需求很簡單,不要剪太醜就好,也沒想過太多額外的服務,體驗過理容院之後,才認真想到原來剪頭髮之餘也能這麼放鬆,原來同樣的需求之下,不同店的服務都能夠帶來不同的感受,在理容院中也特別能夠體會到特別的人情味,老闆娘笑咪咪地招呼,問要不要喝冬瓜茶,閒話家常的關心與對話等⋯都是令人喜歡的特點。

去理容院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覺得自己似乎回到 30 幾年前那個年代,沒有方便的網路,沒有便利的 3C 產品,去理容院就是一種娛樂,放下煩惱與壓力,放鬆的體驗師傅的手藝,感受身體帶給你的回饋,雜亂的走進去,清爽舒適的離開,彷彿可以看到那個年代的老紳士穿梭的身影。

這次參與了工作坊的活動,同時體驗到以前沒接觸過的版畫與理容服務,有點像人生一樣,不停的體驗新的事物,從中感受到一點意義,也能夠體會出新的想法,對我而言是一個棒的經歷,也很有價值。

Using Format